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卷第213节荣氏的方向

陶莉莉的儿子张裕聪考入北京邮电大学,收到通知书后请最厚的朋友们在紫薇设宴庆贺。裕聪没有受父母离异的影响,让陶莉莉极为欣慰。一度时间她有让儿子和女儿出国深造的念头,又舍不得,而早熟懂事的裕聪也不愿远离母亲,最终还是选择了在国内上大学。

除掉有限的亲戚,陶莉莉的朋友圈比较窄,大都在联投系。走得最近的就是王爱英和荣飞了,李国俊和邢芳自然都在被邀之列。其他的大都是和陶莉莉一起跟着荣飞打拼过的联投系的元老,只有一个不速之客秦至善,他正好因生意上的事来北阳,身为荣氏餐饮的董事长,大股东陶莉莉家的喜事一定要参加的。

张诚一直没有确切的消息,有人说在澳门见过他,也有人说他在上海做起了餐饮生意。令人感慨的是此人竟然对一对亲生儿女不闻不问,自离去后便杳如黄鹤了。

这是一个目前在北阳绝对的富豪圈。每个人的身家说出来都是令人生畏的数字。但财富多是以股份的形式存在的。每年年初都会书面确认股权。联投成立后总部做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明确手下一二级公司经营者的股权确认及分红。最初大家的股份都是在各自的公司,几个一级公司,陶氏建筑,傅家堡实业,枣林建材,明华贸易,以及后来加入的新都机械,每个人的股份只存在于自己的企业中。只有荣飞一人在所有的企业中都有自己的股份,其他领导都没有这个情况,包括联投的二把手隆月,隆月的股份最早是在明华贸易中的。

在记忆里的研修期间很是研究了当时国内最著名的民企或者类似于民企的企业,如联想,华为等。荣飞认为华为的股权管理模式是最好的。华为聘请人大教授为华为制定企业战略规划,参照了当时出台的,很创意地将这份规划叫做,华为的一把手要起草的教授回答三个问题,华为是谁?华为从哪里来,华为要到哪里去?这部“法律”前后搞了三年,一直到97年春才定稿,共103条。这部被后来认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第一部企业管理大纲的东西,创始人惊世骇俗地提出了员工持股的感念,“普惠认同华为的模范员工,结成公司与员工的利益与命运的共同体。”为此,华为的创始人大量稀释自己的股份,转让给了骨干管理层。

荣飞对华为的这个创举钦佩之至。中国不乏目光远大的企业家,也正是华为的这个做法,让华为成为一家前程远大的中国公司。

在最初设立联投时,荣飞就参照了华为的员工持股制度。现在的华为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荣飞也没有兴趣调研它的现状,但可以肯定,华为现在还没有。联投也没有叫,而是用了不起眼的名字——,这部八千余字的文稿是荣飞自己执笔写出的,规范了最初的股权管理模式,对于荣飞自己出让股权,联投旗下各企业的高管们基本抱着欢迎的态度。这部暂行办法在三年内做了二次大的修订,将受股范围扩大至中层,对股权转让及分红做了详尽的规定。荣飞的目的就是将这帮创业元勋们用利益紧紧捆在一起,让他们与企业荣辱与共。记忆里参观华西村时华西的掌门人说过一番话,大致意思是如果管理者每年的薪酬高达数十万时,企业离解体就不远了。这个道理很通俗易懂,股权是一个抽象的东西,但分红却是实实在在的。

所以,按照,联投的老总们除掉他们的薪酬,大部分收入都转为了股权。而他们的股权根据其职务和任职年限确定了上限比例,这个比例将随着企业的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做动态的调整,趋势是越发展经营者的股份越少。股份去了哪里?自然是转给了更多的“骨干员工”了。他们的分红都是象征性的,比例虽少,但因为基数的庞大,每年实际到手的现金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因此像崔虎等人才可以最早实现了富豪的生活。只有联投高层极少数人才知道这些老总们真正的财富在股权,而不是薪酬和分红。

三年来,出让股份最多的正是荣飞自己。结果就是在他的股份逐年减少的同时,他的现金存款却直线上升。联投总部的资产部专门有人管理荣飞的个人账户。

联投旗下的一级公司中,只有麒麟和明华贸易是例外。建设麒麟汽车的资金大多来自明华贸易的巨额金融及贸易盈余。因此,麒麟的控股方说是联投,不如说是明华贸易更为准确。为了确定麒麟的地位,92年初联投旗下的各企业进行了一次内部的换股,近年来盈利最多的陶氏建筑和傅家堡实业大规模向麒麟注资,用于稀释明华贸易的股权比例。

------

大家只是象征性地随了份礼。荣氏餐饮分出去后不再受的约束了。公司运作一直良好,每年陶莉莉的分红是一个很可观的数目。秦至善此次来也是与总裁叶家澜及陶莉莉等商量扩张问题,计划在临同等省内城市开设分店。

隆月、邢芳、王爱英、殷淑等女宾坐了一桌,不喝酒,邢芳在酒席上对王爱英说,“你们是不是帮莉莉姐找个人?”

王爱英本是热心人,这个念头早已有过,“怎么没有?她根本不想此事啊,说了几个,连听都不想听------”

陶莉莉只有四十二岁,孤身一人过完一辈子想想也觉得有些残酷------

“条件太好,选择的范围反而窄了。”隆月说。

这是事实,一般的恐怕陶莉莉真瞧不上了。

自结婚就有些远离尘世生活在象牙塔里的邢芳道,“只要对她好就行嘛,管其他的干啥?”

这个条件其实是最高的,对人性和社会比邢芳又更多了解的隆月和王爱英闻言只是笑笑。

秦至善饭后请荣飞到他的房间。荣飞知道,老秦一定是想谈联投在海南的房地产。果然,秦至善开门见山,“如果荣氏现在进入海南,合不合适?”

“所谓物极必反。我觉得意义不大了。”

“请原谅,我只是好奇,去年荣少如何看出国内形势会大变?”

“我哪里能知道会出现南巡,碰巧罢了。当时军方将压着的一笔军贸款还回来,闲着也是闲着------”

“我觉得荣少一定隐瞒了什么消息。不然就很难解释双龙国际在原材料上的大额囤积了。”

“要说内幕消息,那是绝对没有的。不过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相对比较压抑,想着总会发生一些变化。因为手里有点闲钱,就赌了一把,没想到压中了。”这种话有很多人问,荣飞只能这样说。

荣氏集团高级副总裁秦至善半信半疑。最近荣氏在黄金期货上狠狠的赔了一把,主管财团金融贸易的他深感愧意。虽说生意有赔有赢,但前几次和联投联手搏风击浪所向披靡的感觉真是爽。也就是那几次投机,奠定了他在财团如今的地位。92年春后,大陆政治经济局势急剧变化,经济加速的形势已现端倪。一直关注联投的秦至善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联投并非按荣飞所说的将主要精力放在造车上了,而是多线出击,继续演绎着投资神话。现在看来,双龙国际在海南和国内原材料市场获取巨利已成定局。饶有意味的是,联投在进行这一轮投机没有用联投控股的明华贸易,而是使用了一直有些神秘的双龙国际。很有些避开荣氏财团的味道。

秦至善此次来北阳,主要目的就是与荣飞谈谈在贸易和金融上继续合作的问题,恰巧赶上陶莉莉请客。饭后,秦至善请荣飞到他住的套间深谈。

“秦先生,麒麟汽车将我的主要精力缠住了,对国际贸易真的没有关注。乍一问我,还真说不上来。”荣飞接过秦至善的古巴雪茄用专用火柴点着,“抽不惯呢,觉得味道怪怪的。不过,南巡讲话披露后,国内经济将会出现新一轮高速增长是可以肯定的,与其将目光放在看不到商机的国外,还不如投资国内。”

“荣少有什么具体的建议?”

“姑妄言之。如果荣氏财团寻求战略上的突破,有二个方向,一是信息产业,该行业前程似锦,不可限量。二是新能源。我敢断定,下个世纪一定有能源短缺之虞。先行一步,商机无限。”

“荣少的联投准备往哪个方向发展?”

荣飞苦笑,“秦先生,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页面连接:http://www.dg-cml.com/read_0_vjxjf/jfffyqvs.html

斗罗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棉花糖小说网趣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