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显然周楚,或者说以周楚为代表的益州本地将门以及少壮派秉持这样的意见。

不要小觑这个看上去范围很小的派系,因为关中都督府的人才选拔本来就是偏向于有一定任职经验的青壮年,而有作战经验的人显然更是重中之重。

所以即使是都督府一直在想方设法从寒门和寻常百姓之中培养出来可用的人才,但是至少在目前,都督府想要确保自己相比于大司马府和朝廷,仍然拥有不落於下风的人才资源,自然还是要把重点放在诸如周楚这种背景的人身上。

尽可能的维持巴蜀如今制度和结构的稳定性,是他们,或者准确说是他们身后的父辈们乐意于看到的。

至于对于这些少壮派本人们来说,他们自然期望能够在父辈们的制度上做出改变,至少是做出订正。

杜英现在已经在梓潼展开了一系列的试验,证明关中新政经过因地制宜的改良之后便具有可行性,所以少壮派的将领们也在等待着这些试验的结果,而在此之前,他们也不会过于明确的表态自己是拥护既有的制度还是拥护关中新政。

说到底,他们愿意拥护的还是能够是和本地发展相宜的制度,这样也最能符合他们的利益。

杜英接着看向张玄之,张玄之代表的自然是参谋司以及关中的将士们:

“太守所言在理,现在的都督府没有这些人力物力去开发益州和宁州,尤其是长久以来,宁州都只是名义上归属于朝廷,实际上朝廷能够任免的也只有一两处城池之太守,其余的官职便是下发,也是下发到本地部落酋长和世家家主的头上。”

杜英明白,实际上一直到宋明时期,朝廷对于西南的管理也一直采取的是羁縻的状态。

盖因地势崎岖、山路难行,朝廷的统治很难渗入到西南的角角落落,让本地土司来负责是情理之中,一直到明末清初,朝廷才开始逐步推行改土归流。

之前季汉曾经以一隅之地对抗天下,看上去地盘很大,而实际上所能依靠的土地主要还是成都平原这边。

现在这个问题落到了杜英的面前,杜英对此也有一些激进的考虑,但是奈何财力问题摆在这里,且杜英对于关中新政是不是真的能够在蜀中发挥到应有的作用,心中也没底,毕竟是把千百年后的制度跨越时光搬到这里。

是不是能够适应这一方水土,不得而知。

所以杜英至少现在还是愿意听从各方的建议,优先稳住整个巴蜀的局势再说,而巴蜀真正能够给关中提供钱粮的区域,实际上还是成都平原这一带,杜英死死地把握住这天府之国即可。

“六扇门不要放弃对周围村寨的联络和渗入。”杜英缓缓说道,“尤其是要尝试着打破世家和部族构建起来的藩篱,让百姓能够了解到新政,了解到人原来还能这样活下去。

唯有这样,未来想要在这些地方推行新政,才能有所依靠。”

六扇门的于谈应诺。

杜英的目光落在舆图上,向舆图的东方看去:

“诸位,巴蜀和宁州已定,我军之后如何东出,还需要诸位好生商定。”

张玄之缓缓说道:


页面连接:http://www.dg-cml.com/read_0_yifym/qfiffsmx.html

斗罗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书库网贼吧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